我們了解可用的程式交易如何產生後,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市場上標榜的優異交易策略,到底有哪些迷思存在?如何去破除迷思?

1.有許多的程式交易系統標榜有著超高的勝率,60%,70%......乃至100%,不過若我們細想可以發現,這些指標都有著相同的迷思,雖然十次可以獲利五到六次,不過剩下的次數足以吃掉先前的獲利,因此雖然有著超高的勝率或報酬率,但是長期下來卻是賠錢的,在震蕩行情中往往可以博取小利,但是若遇到大波段的趨勢行情卻是一敗涂地,因此,當我們拿到一個超高勝率或超高報酬率的策略時,首先要作的便是以往的交易細節,對照K線圖形,找到是否是因為大趨勢發生而重傷,若有此種現象,則此種策略還是少跟為妙!

2.一般而言,程式交易的績效取決於兩項因素,第一為技術指標的選擇,第二為指標對於行情的靈敏度,有時候投資人可以發現,若未計入交易成本,會有一個不錯的策略,但是一旦加入交易成本的考量,則績效將大幅縮水,而市面上有些出售的交易策略即未加入交易成本的因素,使得其交易績效過份美化,另外,倘若有個交易策略每天進出市場五次以上,則投資人也必須考察是否可行,畢竟交易次數過於頻繁,不但會侵蝕原先的獲利,而且投資人也不一定跟的上訊號價格,因此成本交易的計入也是一個好策略考察的因素。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般來說,要建構一個好的程式交易系統,需要以下幾項商品:電腦程式系統,技術指標等。目前市面上的電腦程式交易系統相當多,不過最為常用的分析軟體有國外的Omega Tradestation,MetaStock,OmniTrader等系統,國產軟體等系統,其中以TradeStation功能最為強大,可對於所作之交易策略進行回溯測試(Back-Testing),不過由於其程式撰寫難度稍高,因此需要花較多的時間學習,目前一般專業股票期貨或證券自營商,或是國外的金融交易人員大都以此種系統為主要交易依據。 

在技術指標部分,則就有較大的差異,一般而言,要看投資人的交易偏好而言,若是以趨勢系統作為出發點,則採用的操作指標可以像趨向指標(MACD),動能指標(MTM)等為主軸,搭配其他交易規則進行操作;相反地,若以逆勢系統為出發點,則可以考慮以RSI,KD等指標為主軸,再搭配其他停損的機制作為輔助即可;至於形態系統,由於每個人對於盤勢形態的看法不盡相同,因此此種策略在撰寫上難度比較高,實務上較少人操作。上述的三種操作策略其中以趨勢系統較被廣泛運用,初學者可以該系統為出發點,找到賺錢的策略,而後再進行修改。 

通常來說,指標的選取上必須要注意到參數的設定不能過份的最佳化,否則將有可能形成最佳範例的問題,畢竟過去的優異績效不能代表未來的績效,因此當我們建構了一項策略,就必須要留意其他參數的績效是否穩定,如此才可以規避過度優化的迷思。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系統程式交易,顧名思義即是將市場常用之技術指標,利用電腦軟體將其寫入系統中,籍由程式計算出買賣點,操作人只要依據其訊號進行買進或賣出的動作,而不以自身的看法(Trendview)進行操作。程式交易的優點在於利用電腦化的訊號,以杜絕投資人可能因為盤勢所產生的情緒化追漲殺跌的操作。一般來說,指標系統的設定通常可以分幾個方向:順勢系統,逆勢系統,形態操作三種。一般市場上常見的交易系統多為順勢系統,順勢系統即為我們所稱之「趨勢單」,此種系統的勝率(PercentProfitable)不高,大約僅有40%~50%,也就是作十次大約只會賺四次,不過這四次卻足以彌補其他六次的虧損,基本上屬於「賺大賠小」的策略;第二種稱為逆勢系統,事實上即為震蕩系統,一般而言該種系統的勝率較高,大約為50%~60%。
 
系統化交易(Sysematic trading)的3大優勢: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市場變化處理方式 
人為判斷交易:預測市場變化 
程式系統交易:順從市場變化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可能不能很好地分清預測和交易的差別, 以為能夠很好地預測行情就是成功交易的關鍵。 但實際上, 預測和交易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領域, 所需要的技術,知識和技巧以及能夠提供的相應服務以及追求的境界都有很大的不同, 預測的著眼點是過去價格與未來價格的關係, 使用的大部分是主觀的分析技術, 像形態, 波浪, 趨勢線, K線組合的研究等等, 希望從過去的價格變化中找到價格變動的規律以能夠準確預測未來價格和價位的變化;在金融領域提供的一般是咨詢服務而相關公司也以傭金的收取作為企業盈利的主要途徑;預測追求的境界是盡可能的對。但從交易來講, 交易員研究的是價格的分布特徵, 其目標是研究價格分布中的非隨機部分的統計特徵並加以利用以建立一個有正期望值的交易系統並根據價格分布中隨機和非隨機部分的統計特徵的變化對交易系統進行優化並同時堅定地執行交易系統。因此,對交易員來說,追求風險盈利並對風險收益進行控制是其工作的重點。

在交易員眼裡,市場風險是不可能根本回避的, 沒有風險的投資是不可能存在的。 重要的是盡可能地少犯錯誤, 犯小錯誤。交易員所使用的工具是大量的數理統計和數學模式, 以求更加客觀和公正。 其在金融領域提供的一般是代客理財等直接的投資服務而相關公司一般以Performance 費的收取為主要的盈利途徑, 追求的是客戶和公司的雙贏模式。交易所追求的境界是盡可能的少錯和小錯。 雖然, 僅就字面上看, 預測和交易所追求的差別只在“對”和 “錯”的不同, 但實際上如果你能仔細體會, 你就發現兩者的完全不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會, 到了一家金融公司, 接待你的投資顧問可能各有不同, 但一般來說, 能說會道的大談特談“行情走向”,能夠發表“精闢分析”言論的人通常交易是很糟糕的,而經常總是很沉默,問其怎麼看行情,總回答:“不知道會怎麼走”。聊起話來也總是說一些諸如順勢, 資金管理, 心理控制之類的理念性話題的投資顧問,如果你有機會看一下他們的交易紀錄, 你會很驚奇的發現經常他們的交易往往相當出色。真所謂“會說的不會做、會做的不會說”。

其實, 這裡面蘊含的道理就是“預測”和“交易”的不同。 可以說, 大部分的投資人, 在進入金融市場的第一天, 就埋下了未來失敗的根基。因為, 大家都將“分析行情”做為自己入市的方法和交易的基礎。 所學習的分析技術幾乎又全部是主觀性很強的技術分析手段, 用一句經常形容波浪分析家的話來描述就是 “十個波浪專家可能會有十一種不同的波浪數法”。運用這樣主觀的分析方法加上人性中的一些陰暗面的影響, 在任何行情前面都有可能被投資人自己的情緒所左右。 所以, 優秀的交易員很少對行情進行預測, 他們將只執行系統交易信號進場交易, 盡量回避人性中主觀對交易的影響。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