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交易技巧 (12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般而言,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種以鄰為壑的做法總是讓人感覺不厚道。但期貨交易的盈虧機制就是這樣殘酷,它的零和博弈的性質使得市場上總會有人虧有人賺,而且虧損比例高得出奇。也許你自己就是,也許你身旁的某個散戶就是。有人推荐了一種操盤方法:和你身邊的那個菜鳥反著做,他買你賣,他出你平。只要按步就班地堅持下去,最後的結果極可能就是他把錢虧完,而你賺得盆滿缽滿。

完全和某個菜鳥反著做,實際上這種方法操作起來難度很大。其一人家進單時也許不會每次都會告訴你,其二如果他連續對了幾次,你也許會懷疑也許他是個成功者,把他當作“反指”或許是一種錯誤。為避免這種操作難度,易於投資者明了這些“反指”的一些特點,筆者現總結如下:

一、“反指”們總愛大止損,小盈利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進入到期貨市場。新手們的加入,壯大了市場的力量,但投資經驗的欠缺,使其相當一部分虧損嚴重,並被迫離場。為使新手們能在這個市場中生存下來,筆者借大千世界裡一些動物間的博弈,聯系實際交易中遇到的問題,提供一些實質性的建議,希望能對新手們有所幫助。

博弈一:鱷魚捕馬

瀕臨乾涸的湖泊,簡直就快成為一個大泥潭,水的殆盡使這原本的綠洲顯得毫無生機。一群斑馬正進行著聲勢浩蕩的遷徙,途經這裡,難耐乾渴與疲憊,停下休息並準備補充水分。他們安分地在潭邊啜飲,一匹成年斑馬不甘於只是潤潤喉嚨而已,決定去水深處暢飲一番。可才走出兩步,那泥潭里的“礁石”居然睜開了雙眼,一躍而起咬住了斑馬的整個腦袋,看似龐大笨重的身軀靈活迅速地翻滾,輕易就將斑馬拖入了泥潭深處。斑馬實現了暢飲的願望,代價卻是被溺身亡。潛伏多天的飢餓的鱷魚又能飽餐好幾頓了。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期貨,其實是在打一場戰爭,並且是一場艱苦的“持久戰”,“速勝論”的觀點是不現實的。

期貨看似簡單,比如某一個品種漲停或者跌停,有人就會想,我一個月只做一次,一次滿倉就有百分之四五十的收益,也就夠了。又比如 08 年連續十幾天跌,其後也繼續狂跌,有人就想,一輩子滿倉或者重倉做這一次也就夠了。

但是事實上,這種情況、這樣的人還真不常見。貪念是人性的一大弱點,尤其在投資活動中更是表現的淋漓盡致。如果一開始就偶然有了高收益,“不足之心”會左右我們不會馬上收手,反而會變本加厲地增加投入。這樣的話,那次偶然或者運氣獲得的利潤遲早要還給市場。期待在期貨市場一夜暴富的夢想注定要承受慘重的代價,只有通過長時間的不斷學習與錘煉,期間有成功的喜悅,也肯定會有失敗的失落,我們的思想才能日臻成熟,技術才能日臻高明,從而實現長期的穩健盈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打“持久戰”。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期貨投資活動中,由於投資決策都是由投資者作出的,因此投資者的心理因素十分重要。從一定程度上講,投資者的心理因素是決定期貨交易成與敗的關鍵性因素之一。

進行期貨交易,我們付出的努力可能比其他領域更多。當我們在期貨市場建立頭寸以後,我們對市場行情的判斷會受情緒影響嗎?能不帶偏見去解釋事實和市場行為嗎?如果發現自己做錯了,能面對失敗接受錯誤嗎?…諸如此類,不一而足,都是我們需要在不斷的學習和鍛煉中需要逐漸克服的。

在期貨市場上,盈利的模式千奇百怪,同樣,讓投資者發生虧損的不良交易心理也是多種多樣的。以下列舉幾種,與諸君共勉: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想起初次接觸到方向盤時的情景,那種莫名的激動和興奮感仿佛就在昨天。男人,似乎天生對車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當你坐進車內,插入鑰匙,隨著鑰匙的轉動聽到引擎發出沉穩有力的轟鳴聲時,總會禁不住內心涌起一股躍躍欲試的沖動。踩離合器、掛檔、鬆手剎、打方向盤、踩油門、抬離合器,隨著愛車如蛟龍般融入車流,仿佛自己也融入了這座城市的血脈之中。

曾經看到過一段廣告的描述:一個年輕人騎著自行車去期貨公司開戶,不久之後,自行車變成了摩托車,再不久,摩托車變成了汽車,後來,更是變成了一輛高級小轎車。這不是一部合格的期貨廣告,但是,卻讓我想到了車,與我現在所從事的行業的獨特關係。

期貨市場充滿了機遇和誘惑,曾經上演的一幕幕傳奇不斷地刺激著人們的神經,吸引著後來者前撲後繼投入其中。剛入市的新手就像剛上車的我,儀表盤、方向盤、手剎,甚至雨刮器都能讓我琢磨半天,看到那些不斷變幻的紅綠曲線,也能讓自己眼花繚亂。接下來是起步停車,就像我面對交易軟體,學習如何埋單、如何下達指令。當看到自己賦予這個冰冷的鋼鐵機械以鮮活的生命的時候,就如同做模擬盤時第一次做對了方向。蛇形八字走得厭倦後,開始迫不及待上路一試身手。可果真上路後,面對著過往的行人和車輛,手把方向盤,明白了自己的操作真的會影響別人和自己的命運之時,緊張和謹慎代替了先前的沖動。起步忘打轉向燈被撞,有如盲目入市遭遇虧損;遇見紅燈剎不住車沖過去,有如忘記止損導致一路虧損;突然剎車熄火被追尾,有如做多買在了天花板做空砸在了地板上…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常說期貨是一門藝術,那麼研究期貨的人也算是藝術家了。

其實不然,做期貨研究三年多,苦也有,樂也在,就像和期貨談了場馬拉松戀愛,道路起起伏伏,坎坎坷坷卻在不斷前進,望著紅紅綠綠的 K 線圖,如同記錄了自己走過的道路,每個漲跌都摻雜著自己的喜怒哀樂——做期貨研究,真的不容易,卻又不捨得放棄。

旁人看來,這是個輕鬆而簡單的工作。每天工作也不過 4、5 個小時,一杯清茶,一台電腦,勤勞的雙手,敲敲鍵盤,寫寫文章,有著文人的優雅,亦有著投資人士的敏銳。紅紅綠綠,閃閃爍爍,彈指之間,價格漲跌,忽略了外面的紛擾,無需繁重的體力,拿著不多也不少的薪資,出入高級的寫字樓,談吐間盡是世界經濟,視行情漲跌為常事,其心胸之廣,見識之多,似乎是很多白領最羡慕的職業之一。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春去春又來,花謝了花開。日子過得匆匆忙忙,每年都是快到元旦臨近,才恍然發現一年將盡,很多事情還沒有來得及去做,很多塵封的心情沒有及時晾晒。十年的期貨人生如白駒過隙,日子一晃就從沒有並攏的手指間流走了。每年下來,習慣了與紅紅綠綠的行情打交道,市場的漲漲跌跌牽動著脆弱的神經,指導交易也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驚喜也有失落,有沉穩也有波動。游戲在金錢與財富之中,我們是凡人,始終脫不了俗,在市場的潮汐中,我們踏浪而歌,蹈火而舞。

其實做期貨和做其他事情一樣,只分為成功的投資者和失敗的交易者,所謂贏家和輸家吧。贏家不僅僅是帳戶有收益,而且應該是事倍功半者,看對了大勢,選對了入場時機,順勢輕倉持有計劃好的頭寸,直到趨勢反轉了,波動超過了贏利曲線的彈性空間,平倉離場、落袋為安。寥寥的幾筆交易,雲淡風輕,閑庭信步,沒有緊張,沒有焦躁,沒有劍拔弩張,一切都在運籌帷幄中。賺錢是一種快樂,交易是一種愉悅的心靈之旅,財富保值增長的背後是對客觀事物真諦的一種探尋,是對人生哲學的追求和實踐。輸家並不都是有虧損的交易者,但虧損者都是輸家。事倍功半者,對趨勢判斷不清,時刻都在交易,沒有方向也想“創造”交易機會,長線、中線、短線機會都想把握,往返輾轉於各品種之間,賺錢的單子拿不長久,虧損的單子不願止損出局,勝少敗多,賺小虧大。一年之中,但凡活躍的品種無一沒有涉獵,長線、波段、日內交易無一沒有嘗試,從基本面到技術面再到心理分析,十八般武藝都試了遍。刻舟求劍、固步自封,時刻緊張、顧此失彼,整天籠罩在希望、貪婪和恐懼中,自己給自己戴上心靈枷鎖,讓陽光遠離本該燦爛的人生,自己總以為這種自虐是“煉獄”中重生,是菩提下的大徹大悟。

我想交易不應該是灰色的、綠色的,禁錮我們快樂的人生、吞噬我們積累的財富,應該是藍色的、火紅的,像大海一樣蔚藍純凈,像木棉一樣熱烈奔放。我們在交易中體味快樂,體味對外界的認知和探索,磨礪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讓交易像一面鏡子,照射出我們的“真我”。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留意,相信你會發現,在交易中常常是知易行難。了解原則並不難,但能堅持做到卻是難之又難。甚至我們大部分人會重複同一個錯誤,“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好幾回”。是什麼原因使得我們一錯再錯,又是什麼原因阻止我們來改正錯誤呢?

先讓我們來回憶一下,我們在意識到錯誤的那一瞬間的心理活動。仔細體會,有沒有唉聲嘆氣,有沒有後悔、僥倖的情緒涌上心頭?如果有,那麼下一步的動作是不是去重新尋找支持自己原觀點的理由?我們以為我們是在做分析,但實際上,我們是在逃避問題。逃避眼前的虧損,逃避虧損會繼續擴大的可能,逃避必須對眼前的情形做出決定的事實。甚至於我們的心處於明顯的矛盾中,一方面認為必須要止損出局,另一方面又非常害怕這樣做,或者一半的心還想著虧損也許還會再回來。為了消除焦慮,我們在主動地分心,主動地偏離了當下的重點。

這讓我想起一個詞——鴕鳥心態。遇到危險時,鴕鳥會把頭埋入草堆裡,以為自己眼睛看不見就是安全。事實上鴕鳥的兩條腿很長,奔跑得很快,遇到危險的時候,其奔跑速度足以擺脫敵人的攻擊,如果不是把頭埋藏在草堆裡坐以待斃的話,是足可以躲避猛獸攻擊的。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變化多端的市場行情里,投資者特別是散戶在這個如此需要高級和複雜“搏擊”技巧的“場所”中,經常被“擊打”得遍體鱗傷。散戶如何跟緊市場行情,最大限度地避免損失並從中賺取一點“犒勞”自己的利潤呢?

一、認識市場並掌握相應的應對“工具”

市場並非無規律可循,但它有時候卻呈“無序”的混沌性波動。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了解市場真相,明白錢是怎麼賺的,可能性有哪些。

這個市場被稱為混亂體系,混亂理論是用數學體系分析非線性的,動態的系統。一個混亂的市場是一個低效率的市場,價格是在趨勢因素中高度隨機運行,長期預測根本不可能。那些失敗的惱火的商品交易者相信市場是有序的,他們認為價格以極其隱蔽的方式規範地運行,他們相信他們能在某種程度上知道價格體系的祕密,以便占有某種優勢,他們認為成功的交易是運用高效的能預測價格走勢的方法的結果。市場一開市他們就陷入不切實際的方法和體系之中,而真實的情況是,除非用最普通的方法,否則市場根本無法預測。幸運的是,成功的交易不需要有效的預測機械裝置,成功的交易在於在你選擇的時間窗裡隨勢,隨勢也就是你的優勢。如果你運用正確的資金管理方法,並選擇好的市場,長期堅持你就能贏利。選擇好的市場是指選擇流動性好的市場而非選擇一個立刻會有趨勢產生的特殊情形。有兩個對交易者來說相關聯的問題,一個是用一個足夠連貫性並有統計學優勢的好方法,二是堅持用此方法直到他的優勢得到驗證。

二.對自己的交易命運負責。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期貨市場充滿了風險、充滿了變數,辨證地看,挑戰與機遇同在,風險與收益並存。自有期貨歷史以來,沒有任何一個人能百戰百勝,也沒有任何一種分析工具能次次靈驗!在這個市場上,既沒有常勝的將軍,也沒有常敗的士兵。

我們對事物的認識總是會受時間和空間的局限,而面對變化著和運動著的市場,若考慮不周,則難免失算。為了避免付出慘痛的代價,在期貨市場上應當“三思”而後行。

首先,我們要“思危”。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期貨行情非常難做,即便大部分品種在不斷爬昇,但是短線振蕩幅度卻異常驚人。很多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往往是做多也虧,做空也虧,兩邊挨耳光,贏錢者寥寥。但是,他們改變不了進場交易的慾望,一邊感慨行情難做,一邊卻又盯盤殺進去,將勸告完全拋於耳後,並且往往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越是虧錢,越是樂於交易,每天盼望著開盤,仿佛除了做交易的這幾個小時,其他生活毫無樂趣。

日子天天飛逝,你可注意到身邊事物的變遷,萬物生長後的凋零?日月更替,身邊親戚朋友在變化,但當痴迷於期貨後,看著電腦前紅綠數字的閃爍,這一切或許變得模糊。

其實,能讓投資者賺錢的往往是單邊行情,但是這樣的行情卻很少,一年或許都不會迎來一波大的單邊市。於是,投資者大把大把的金錢就在來回折騰中灰飛煙滅。在追漲殺跌之後回頭一望,或許價格仍然在原地踏步,周線收一根十字星或者帶上下影的小陰小陽是常態,振盪占據了行情的大部分。除了短線高手外,在這樣的行情中,一般投資者賺不了錢。如果自己不是短線高手,面對這樣的行情,為什麼就不能停下手中的滑鼠,離開電腦,去感受一下身邊的萬事萬物呢?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①資金管理

資金管理是成功投資的關鍵。期貨投機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是為了使一定數量的資金生成更大的數量,以獲取投資收益。潛在的盈利是能夠承受虧損風險的函數。每個期貨投機者都應該設立能夠承受風險的資金標準。然後,他應該根據投資收益的設想建立交易目標。如果他的目標是年收益為 20% 的話,他就應確定一種計劃和風險水準;如果他的目標是年收益為 100% 的話,他就應設計另一種不同的計劃和風險水準。所有的交易及部位都應該與資金狀況以及它們對目的的潛在作用相關聯。

②預測價格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理念早已耳熟能詳,但對於相當一部分市場參與者而言,大起大落的投機故事似乎總是比中規中矩的投資經歷更引人入勝。

在眾多的投機傳奇中,最具有沖擊力的莫過於被稱為 “華爾街巨熊” 的杰西·利弗莫爾的經曆。20 世紀 20 年代,不修邊幅的利弗莫爾是在波士頓一家股票經紀行做記價員,每周薪資 1 美金。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他總結出了一套根據股票過去價格來推測未來價格的投機理論,從而撈到“第一桶金”—— 20 歲那年他積累了 1 萬美金的本錢。

不過,作為一個投機家,利弗莫爾之後的第一次重大成功卻來自對於基本面的分析。1907 年,當股票市場仍然火爆時,他卻觀察到信用環境在緊縮,開始賣空市場中最活躍的股票。當年 10 月,隨著股市崩盤,利弗莫爾的個人財富達到了 100 萬美元的頂峰 1929 年大蕭條來臨,他也因為做空市場而累積了 1 億美元,成為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然而,與他迅速積累財富的能力相對應,他也能迅速的失去財富:在其人生經歷了四次破產,最差的時候,連張明信片也買不起。1940 年 11 月,利弗莫爾的人生走到了悲慘的終章:在曼哈頓的一家飯店大醉後自殺身亡,身後留下的財產不足1萬美元。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期貨想做好,先學會思考,風險早知道,時機要選好。

△大趨勢、小趨勢,賺錢必須順趨勢。

△技術分析的價值,在於先人一步的應用。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股票要堅持長期價值投資,做期貨跟要隨趨勢順勢而為,這些投資道理對於不少投資者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但實際大多數人仍然沒有很直觀的認識,我們可以看看查爾斯-艾里斯《投資藝術》只提到的兩組數字,應該說這兩組數字對於我們的投資生涯有很大的啟迪。

第一組數字是關於在 1940 年到 1973 年兩種完美的投資模式對比。兩種投資模式都是初始投入 1000 美元。第一種投資模式是買入道瓊斯 30 種工業股價指數作為股價代表。在行情上漲時,100% 持有股票,在市場下跌時,保持 100% 的現金。但只做大級別的趨勢。因此在 34 年裡,一共交易 22 次,買進和賣出各 11 次。結果 1940 年的 1000 美元可以增加到 1973 年的 83937 美元。也就是說翻了接近 86 倍。第二種投資模式基本和第一種相同,初始投入也是 1000 美元,但不同的是投資標的不是股價指數,而是表現最好的各類股票,也是大級別趨勢表現好的股票,結果同樣 1940 年的 1000 美元,在買進和賣出 28 次後,最後可以增加到 1973 年的 43.5 億美元,也就是翻了 43.5 萬倍,當然在這個階段的最後兩年,投資人必須膽大過人,比如在 1971 年投資 6.87 億美元於餐廳股,年底賣出變現 17 億美元後投資黃金股,這樣到 1973 年的聖誕節就可以增加到 43 億美元。

第二組數字是關於時間和標準普爾 500 種股價指數的報酬。從 1926 年到 1996 年,在漫長的 70 年間,股票所有的報酬率幾乎都是在表現最好的 60 個月內創造的。這 60 個月只占 862 個月的 7% 而已,如果有投資者事先能知道這 60 個月是哪些月份,他就可以在這 60 個月份出擊,而在其他的月份去做別的行業或者投資其他比如債券市場,如果投資者錯過了這些表現絕佳但並不太多的這 60 個月,基本上也就錯失了這整整 60 年。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期貨投資並不看你短期內的成績,看的是你投資的長期穩定性。笑到最後才笑得最好,急躁乃期市投資大忌,以急躁的心態做期貨,失敗是必然的結果。做期貨如同上車,爭先恐後,怕趕不上車,好不容易攀上車門,一遇到大震蕩,又會不幸地掉下去,掉下去之後,短時間是爬不起來的。

急躁和缺乏耐心是很多投資者的通病。投資者投資期貨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賺錢,急於賺錢和發財心切都是可以理解的,關鍵是急躁本身於事無補,反而有害。俗語所謂“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就是這個道理。急躁是影響投資成功的最大心理誤區,而耐心則是投資者最優秀的心理品質。投資的目的就是著眼於未來的收益,投資的含義中就蘊含著時間因素,所以期貨投資需要時間,需要耐心。實踐表明,急於發財而追漲殺跌很難收到好的結果,反而容易出現操作失誤。看不懂的時候,以靜制動就是最好的選擇。耐心等待,笑到最後才笑得最好。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句話不適用於期貨市場。期貨市場永遠是有機會的,而且不同時期市場總會蘊育著不同的熱點,錯過了一次機會並不重要,還有下一次機會在等著你。當你哀嘆一波大牛市沒有抓住的時候,其實做空的機會已經悄然來臨。從證券市場來的投資者,不必擔心沒有上漲的機會,機會天天都有,因為期貨是雙向交易機制。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期貨市場的芸芸眾生中,不管是剛剛加入期市場的新手,還是已經在市場中生存了很久的老手,都知道市場沒有絕對的贏家,也沒有絕對的輸家,只是在不同的時間裡面,有著不同的角色。但是總是有一部分人成為了市場的贏家,至少在很長時間裡面成了市場的贏家,而這一部分人,為什麼會成為市場的贏家,就成了很多人都在追問的話題,同樣是人,為什麼大多數人在虧損,而他們卻可以成為市場的贏家呢。

這些極少數的贏家賺取了市場中大部分的財富。很多人在學習很多東西,意圖成為他們之中的一員,但是他們最終發現,就算他們學習了很多東西以後,還是不能成為市場的贏家,甚至是在不斷的虧損和焦慮之中。

一般來說失敗交易者在市場中的發展軌跡和下面的過程很相近: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本的本篇內容要來介紹「雪球的設計」以及如何做「趨勢波段」的確立判斷,不過幾經思考,還是決定先將「反馬丁格爾(Anti-Martingale)」以及「滾雪球」概念的「理論基礎」先做一個完整的說明再來介紹實務上的操作。金融交易的任何策略應該都是離不開紙上作業的「理論階段」,一個好的策略在實際執行前如果已經先在「理論的基礎」上驗證過,那真正放到市場上交易時,就不會有太多令人感到意外的事會發生。

因此,我們先再來複習一下所謂的「反馬丁格爾(Anti Martingale)策略」的簡單概率計算。在某個賭盤裡,當每次賭金「贏錢」時就以 2 的倍數再增加賭金,若一直贏,就一再的加倍賭注。就概率而言,你不可能一直贏下去,所以你就必須事先設置一個「連續贏錢的次數」。只要一達到這個「連續贏錢的次數」就再從頭來。因此「反馬丁格爾(Anti Martingale)策略」在概念上是很簡單的,就是在一個押大或押小的賭盤裡,一直不斷的只押某一單邊(如押大或押小),每贏錢一次,就把贏錢的數目乘上兩倍,一直到你達到 了所設置之「贏的次數」,就再從頭開始押盤。如果在未達「設置贏的次數」就輸掉了,當然也得從頭開始,就是再從第一次所押的金額從新開始押注。

這會產生一個有趣的現象,因為依照「反馬丁格爾(Anti-Martingale)策略」的操作方法,只要押註一輸錢,不管是幾次,都必須從第一次的押金再開始起算。因此使用「反馬丁格爾(Anti Martingale)策略」在輸錢時是以「重複第一筆押注」的輸錢方式在虧損,但是贏錢時卻以「倍數遞增押注」的贏錢方式在獲利。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接續與前篇有關「反馬丁格爾(Anti-Martingale)策略」的說明。我們在前幾篇文章中都已經論述過,類似滾雪球概念的「反馬丁格爾(Anti-Martingale)策略」跟「馬丁格爾(Martingale)策略」都是一種「賭博策略(Betting strategy)」。但是「反馬丁格爾(Anti-Martingale)策略」跟「馬丁格爾(Martingale)策略」不管是在概念上還是在實際的操作都是完全相反。

「馬丁格爾策略」的基本概念就是利用「概率」的方法來達到自己的勝算越來越高,然後依照「典型啟發」(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理論「連續六次概率」的一個臨界點,來讓自己在市場上處於不敗之地。但是重點就是只能挑「長期震盪」的貨幣市場,否則很容易賠光資金。相反的,「反馬丁格爾(Anti-Martingale)」策略並不是強調以概率來打贏市場,因為它的理論是只要贏一次就再雙倍下注,則自己的「勝算概率」反而是越來越低的。所以重點在於只能挑會走「波段走勢」的趨勢市場,而且必須順著市場的趨勢走。所以這兩種策略在觀念,理論,跟實務的做法上是剛好完全相反。因此「反馬丁格爾(Anti-Martingale) 」策略的重點就是必須找出正確的「趨勢市場」,正確的找出趨勢之後,順著這個趨勢一直加碼直到趨勢結束或獲利達到滿足點。概念很簡單,但要實際的執行起來卻是異常的困難。

首先,我們該如何得知市場的「趨勢」已經被觸發並開始往上或往下走? 再者,即使我們見到了趨勢走向,我們如何得知趨勢目前是剛開始,走到中間,還是已經快要結束了。利用各類指針來「看圖說故事」每個人都會也都看得懂,因為那是在看一個「歷史圖」,但對於一個「未來圖」卻是沒有人可以說的準的。這就是為何即使是一個可以在外匯市場存活下來的交易者,他一樣無法準確預測未來的市場走勢。再者,即使該交易者真的可以利用高超的技術指針,或辛苦努力的追踪閱讀任何一條重大的財經即時新聞,他一樣無法「控制市場」未來的波動及走向。對市場的預測越多,僅會讓市場對自己交易的打擊越多。因為市場不會因為你是一國之尊還是販夫走卒就會手下留情。外匯市場非常不同於股票期貨或選擇權,因為極少有所謂的內線交易存在,而且即使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進場干預或操縱,到頭來,虧損最嚴重的反倒是該國的央行。我們可以看近期的日本央行以及瑞士央行的窘狀就會清楚明了。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