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交易技巧 (12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個市場有沒有主力機構,又有沒有莊家。回答是一定的“有”。在外匯市場里面,確實有許多的金融大亨和各種各樣的經濟實體,甚至包括國家實體。理所當然,外匯市場上最大的莊家是美國政府。因此我們就完全有必要研究美國政府對美元走勢的態度。個人發表過的諸如“美國新財長及未來美元走勢”,“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美國人的算盤,歐洲人的帳”就是希望從國家的層面出發,研究未來美元的大致走勢。但有經驗的外匯投資人都知道,政府一般並不會直接進入外匯市場交易,他們一般只是用口頭的言論或者一些政策進行軟性的干預或者干脆視而不見。

日本政府是最喜歡進場干預外匯走勢的政府。但歷史表明,並沒有證據證明政府干預一定會成功。相反的,經常可能短時間內取得了一定的干預成效。但時間不長,市場就以更激烈的方式進行報復。國家央行的干預尚且如此,更不必說其它的機構和實體。歷史資料和歷史統計顯示莊家或機構壟斷性操作的結果失敗遠遠大於成功。只是因為人的心理對記憶的偏好度和機構和莊家市場推廣和市場宣傳的緣故, 成功的壟斷性操作被有意無意的放大, 而失敗性操作被人為地縮小。因為實際上從市場的根本結構上講,由於金融市場不具備生產性,無法創造財富,只能轉移財富。因此,必然是一個零和游戲的市場。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市場就將永遠是7虧2平1贏的格局。你想成為10% 的贏家,理論上你就不能成為市場的多數, 不管是在參與人數上還是在參與資金上;你想成為贏家,你就要成為少數,但如果你不能成為多數,你又如何進行壟斷性操作。

因此,所有的壟斷性操作想取得浮動盈利是很容易的,但要想成為實際盈利卻存在相當的困難。高明的方法是“四兩撥千斤”,但在不具備一定的資金實力的情況下“四兩撥千斤”永遠只是一個夢想。因此,壟斷性操作成敗與否的最大關鍵是壟斷度控制的問題,但當操作者因為壟斷性的操作取得大量的浮動盈利以後,操作者很難控制自己的心理慾望,很難不使自己逾越區分多數與少數的“度”的界限,而最終走向自己的反面。索羅斯當年阻擊英鎊,就合理地掌握了壟斷度,並成功地使用了“四兩撥千斤”的技巧,但索羅斯只有一個。所以,我想表明的是,市場上的機構和主力或者莊家甚至國家的力量都並不可怕。他們在龐大的市場裡, 並不比我們更有優勢。大家對於機構和莊家心生畏懼的原因只是來自於兩個誤解或者說是錯覺。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信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投資經歷以後,大部分投資人都會從內心裡感受到一股神祕的市場力量。它幾乎無所不在,無所不能。我們就說尋找趨勢,當你看到紐幣上揚以後,你就考慮進場交易紐幣多倉,但在開始的時候,你並不知道這種上漲是反彈還是反轉。因此,你就在場外等待。終於,你覺得自己能夠掌握趨勢了,但你發現竟然一直找不到合適的進場時機,看到價格不斷上漲,你在心裡給自己加油。只要它一回調,我就一定買入。但市場好象知道你的想法,他就是不回調。最後,經過無數次的猶豫,等待。你決定不再觀望,認準趨勢買入。還真巧,市場還在繼續上漲,但最後卻是好景不長,剛剛有一點賺錢的苗頭,市場就急轉直下。紐幣一下子從0.50以上回調到0.48。你認為這只是正常的回調,於是你就加碼買入。但市場卻並沒有像你的想像中一樣順著趨勢上昇,而是一路下調,0.47, 0.46,0.45。終於,你開始懷疑自己判斷,你也覺得自己再一路堅守下去,等待自己的必然是身體和資金的雙重崩潰。你在過去的兩個月中身心俱疲。市場除了給你偶然幾天的歡樂以外,其它的全部都是無盡的痛苦。你再也無法忍受了。最後,你咬緊牙關,揮淚斷臂。但奇怪的是,市場卻並沒有繼續跌下去,它又開始回昇。看上去,市場就只在等你的那一下壯士斷臂。痛定思痛,你開始詢問投資顧問,或者是身邊的朋友。但竟然發現他們一個個都很神,都利用這樣,那樣的分析方法賺錢了。

你終於認識到原來是自己的內力不夠。你遍訪名師,閱盡群書。你終於明白了原來前一段時間是莊家強力洗盤,趨勢並沒有改變。你東拼西湊了一些資金,準備再次進場搏殺。但奇怪的事情又發生了。你設定好止損。但每一次市場好象就是針對你而來。打完你的止損,價格就乘青雲而上。這樣的次數多了以後,你就開始放棄止損。但也就在你剛剛慶幸這樣的辦法讓你賺了錢。市場卻捉迷藏地直接把你的帳戶一次打爆。英鎊在2003年2月份竟然一下子下跌1200點。但當時所有的趨勢都是堅定地支持英鎊上行。 你繼續學習,似乎一下子就找到了戰勝市場的最好方法。你不但設定止損,還設置了止贏。但時間長了,你又發現有問題。你的目標價總是差個2-3點到不了。一回頭又把你的止贏給触發了。本來可以贏利100點,最後變成贏利10點出場。你還在慶幸自己的高明,不管怎麼說,我總是贏利了。但還沒來得及高興,市場又一路向上。三天以後,你再一看,要是當時不設止贏,你的資金都增加一倍了。你試了各種各樣的方法,但最後你發現你還是鬥不過市場。這個莊家太厲害了,主力機構太厲害了,它真的是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無所不能。你開始到處打聽誰是市場的主力和莊家,因為你發現你只要找到它,你就有了成功的保證。你訂閱各種雜誌,你到處去聽各種各樣的匯評,講座,希望能夠找到莊家和機構的蹤跡。因為他雖然神龍見首不見尾,但卻是如此的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你要找到他,這個讓你投資贏利的最大敵人。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在交易中,什麼是最重要的?可以說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有些人認為是技術分析最重要,有些人認為基本分析重要,也有人認為資金管理為王,還有人認為心態管理最重要。但我個人認為其中占決定地位的應該是你的交易理念, 也就是你對交易的整體的了解和把握。市場是什麼,如何交易,人性最大的弱點,市場的根本結構等等。在外匯投資中,你究竟是依據追求價格和價值極端扭曲情況下的價值回歸的投資理念,還是簡單就是最好的市場第一的簡單交易理念,還是模擬大賽冠軍選手的快樂笨蛋的系統交易理念。因為只有你的交易理念確定下來以後,你才有可能根據不同的理念,尋找屬於自己的交易工具。譬如說基本分析中貨幣價值的判斷,技術分析中關於趨勢和日常波動的把握,或者系統交易中交易信號的確定。與之相應的就會變成長線投資的方法,短線投機的技巧以及機械操作的模式。記得有人說過一句話,“工具可以改變,人可以變動。但你的思想以及思想的價值將會長以久遠。”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判斷市場狀態是形成有效交易策略的必要前提和基礎。對於真正的交易來講,其實並不需要特別複雜的分析,而只需要根據市場狀態和信號做出買賣決定就可以了。真正的交易,並不知道未來市場到底會如何運行,它只是緊 緊跟隨市場變化的步伐前進而已。市場的複雜性更多的表現在對於市場的分析方面,而非操作方面。因為分析者既需要解釋已經發生的行情(這需要大量的資料),還需要指出未來市場的可能運行方向(這需要更大量的資料)。解釋已經發生的行情還相對容易,而展望未來的運行方向則根本就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好在對錯的概率相等)。所以,市場分析和真實的交易之間存在本質的區別。真實的交易最需要的是判斷市場的狀態,並因此形成目前的交易思路和策略,然後跟上有效的資金管理和止損就足矣。

對於交易者來講,適應市場則生存;對於分析者來講,預測市場則生存。二者在期貨市場上的定位和要求完全不一樣。所以,如果你是一個投資者,就不要擺錯了自己的位置,不要企圖去做分析者的預測工作,因為那不是你的工作內容,因為你不是去賺分析者的工資。擺正自己的位置,你應該努力去做一個跟上市場變化的適應者。對於投資者來講,是適者生存,而非先知生存。

說了這麼多,無非就是想強烈的表達一個意思:判斷市場狀態非常重要。判斷市場狀態是適應市場變化的基礎。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龜交易法則是個典型的趨勢追踪系統,它的原理在於如果要形成一波有效的趨勢行情,那麼必然伴隨高點或低點的不斷穿越。這種追逐趨勢的理念,目前有很多人所崇尚,野鶴的“鶴道”也是其中之一,只不過它的方法是看前期頂點的不斷穿越。關於趨勢追踪的方法有很多,均線、MACD、鱷魚線等等,但為何海龜交易法則具有很強的實戰性呢?

1、 海龜交易法則不是僅僅停留在指標系統的階段,而已經真正意義上的形成了交易系統的雛形。

2、 海龜交易法則的創造者已經很清楚地發現趨勢追踪系統之所以能夠有效的真正秘密。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價格波動內部蘊涵著一種韻律即節奏性,雖然這是種變化的節奏。對這種節奏,技術分析理論用價格運行在時間上具有周期性來描述,通常時間視窗一說出自於此。時區交易法的技術依據完全是建立在時間周期這一理論基礎之上的,它是一種實戰性非常強的逐勢交易方法,在時間周期的具體運用上也是一種全新的思路。

根據相關技術理論的描述,金融市場上任何級別的連續性上漲、下跌或是盤整的走勢,在還沒有完全運行完畢前(這種完畢包括價格和時間兩個因素),會維持原來的波動狀態。在大級別性質的上漲或是下跌走勢中,總是伴隨著出現很多價格的折返走勢,其中有些折返走勢具備很大的欺騙性,研判這些折返走勢是否是大級別波動本質上改變的初期,從時間因素上入手分析,可以回避市場在價格上產生的迷惑。如果價格波動在時間因素上尚未運行完畢,那麼對於這些具備很大迷惑成分的折返走勢,就能明確是轉勢還是僅僅只是回撤了。總之,市場在價格和時間兩大因素未達到和諧平衡以前,大級別波動本身是不會發生本質上的改變的。 

通過大量的市場實踐和檢驗,發現時間周期的運用難點在於市場的實際提前和滯後。多數時間市場是不會完全遵守本身波動級別的周期的,而價格運行在這些不同級別波動的周期所交錯分割成的一個一個時區內,波動的模式卻是非常簡單而又有規律的.不僅可以歸納成幾種固定的模式。而且這些模式還很具體的給出了上佳的買賣時機和交易的方向。時區交易法在運用周期理論時,不完全注重價格在時間變盤視窗上的表現,雖然在部分情況下市場是有所預示的,交易法關注的重點是價格在穿越時區時的整體表現。如果我們能夠提前預知價格在整個時區內的表現,這無疑為交易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對時間周期的用法上做了這樣的改變,也是完全基於發現了市場存在著這種規律。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技術交易法則可以划分為三個類型。第一種是目前最廣泛流行的是趨勢跟隨法則。趨勢跟隨法則是設計來捕捉市場轉折點和價格運動中主要價格方向變動的發展部分。很顯然,在寬幅市場運動中,該法則表現最佳,在平直的市場中表現最差。最著名的趨勢跟隨系統是移動平均線系統,實際上所有被廣泛使用的交易系統都是趨勢跟隨系統。  

第二類交易法則是反趨勢法則。這一法則從平直市場的橫向震盪中產生買賣訊號。反趨勢法則可以在缺少任何較大幅價格運動的市場中表現上佳。盡管它可以被調整來應用於趨勢市場,但是很多問題產生於對捕捉市場方向性運動的交易的套做抵銷作用。 

第三類交易法則設計來確定視察是處於一個趨勢性狀態還是反趨勢性的狀態。趨勢運動支書系統就是為此目的而設計的,這個系統也可以經過調整用作一個反趨勢的系統。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富的衡量應以可支配的高品質自由時間的多寡取代銀行存款的數字,比如說,一個人月薪五萬,每天工作八小時,比月薪八萬,每天工作十六小時的人還富有,因為他多了八個小時的時間可以自己運用,如果把工時除以月薪,其實後者的賺錢效率比前者還差。

同樣是一個月賺十萬元,有人一天工作十六小時,有人則只要一周花兩天照顧即可,這,就是賺錢效率的差別,因此,月入五萬但是空閒時間很多的人,會比月入百萬但是完全沒有休閒時間的人來的富有,追求賺錢的效率,會比追求賺最多的錢更能得到幸福。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期貨程式交易,只是實現財富自由的夢想的手段之一。我思考過致富的方法,大抵上有:

金融操作致富(如巴菲特,前蘇聯時代低價收購國有企業的蘇聯商人,索羅斯...)
發展軟體,網路服務業(如微軟的比爾蓋茲,Google,Yahoo,Facebook)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外匯市場看到許多的績效紀錄,該怎麼樣挑選最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呢?除了獲利能力之外,還有哪些可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我是否願意和有足夠的資金承受留倉的風險?第一名,總是受人矚目,可是高績效往往來自於跳空,先問問自己能夠承受瞬間虧損500點以上嗎 ? 保證金夠不夠,我的心情是否受的了 ? 如果受不了,或許是因為我的保證金準備太少了,或者該考慮較為穩健的不留倉的策略,因為若自己心理上無法承受,最直接影響到的就是執行上的困難,交易最重要的紀律將難以維持。

最大單口連續虧損是多少?曾經連續虧損多久呢? 能夠忍受嗎 ?這個系統的最大連續單口連續虧損是多少 ? 虧損的時間持續了多久,如果一個系統可能長達半年都不賺錢而且連續虧損了1000點,你還願意堅持下去跟隨著套策略,繼續交易嗎?即使這個策略可能現在的績效是最好的 ?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交易策略發展的過程中,如果你是屬於正在大量蒐集各類策略,指標的階段,那麼這一篇是特別要寫給你的。

不知道你有沒有被強迫推銷的經驗,業務員在還沒有挖掘到你的真正需求之前,就已經開始滔滔不絕,不斷的向你展開推銷攻勢,而最後你忍無可忍,於是把對方趕了出去‧由於對方根本沒有聆聽,或者說使用一些技巧來挖掘並且引導我將我的需求明確化,對方根本就不知道我到底需要的是什麼,不管他服務介紹的再好,也不見得能夠符合我的需要,有如亂槍打鳥,比較有經驗的,並不會急著說明其服務,而是會先了解我的需求,如果我的需求不夠明確,那麼對方會設法引導我,將我一些隱性的需求,轉化為明確的需求,並且由我自己說出問題的嚴重性,以及解決這個問題我可以得到的好處,等同讓我變相的自我催眠之後,才開始解說其解決方案能夠解決我的問題的部分。

交易策略也有點類似,我相信你的口袋中已經堆滿了幾百種指標和策略了,只是,當把策略套用到市場上時,對於這個市場的了解程度有多少呢?這個市場的結構為何,參與者為何,行為模式為何?或者就盲目的把策略硬是套上去了呢?比如說,套用在歐元可穩定獲利的交易策略,可以直接的套用在黃金上嗎?這兩種商品的走勢可說是兩個極端,前者特別適合逆勢交易,後者特別適合順勢交易。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程式交易,是一段不斷開發新的交易策略的永無止盡的旅程。在過程中,難免碰到挫折,比如說,花了好幾個月的嘔心瀝血之作用 於實戰卻慘賠,或者好不容易開發出好策略,但是資金卻已經被之前的十個爛策略虧光了,導致研發出好的槍,卻缺乏子彈的窘境。而伴隨而來的心理壓力,其實是 非常巨大的。什麼時候會開發堪用的策略,沒人知道和保證,但資金和時間的流失去卻是真實的。

因此,這篇想講的是,如何以最小的代價去把該犯的錯都犯過。交易策略測試的部分,已經在前一篇的標準化作業流程談到了,那麼,資金控管的部分呢?根據我的 經驗,大部份的人通常都把槓桿開太大了,以大台指為例子,一點兩百元,六千點就是一百二十萬,一口合約就價值高達一百二十萬,然而你卻可能看到許多剛接觸 期貨的新手,只準備個十萬,也就是最低保證金就進場廝殺了,槓桿倍數足足開了十二倍(120/10 = 12)。

假如你還在摸索階段,尚未發展出穩定的策略,我認為三倍的槓桿就很夠了,甚至就長期而言,也不須要用到超過三倍的槓桿。這代表著如果你做一口大台,至少應該準備四十萬的資金,或者操作一口小台準備十萬的資金。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則一:買股票前先進行大勢研判

1、大盤是否處於上昇周期的初期——是——選股買入。

2、宏觀經濟政策、輿論導向有利於那一個類股,該類股的代表性股票是哪幾個,成交量是否明顯大於其它類股。確定5-10個目標個股。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市場上對【量/價】關係,孰先?孰後?的問題,眾說紛紜說,莫衷一是。

基本上【量】是中性的東西,在多空的天平上是「一體兩面」的意義。在判斷【量的多/空意義】,是應由當時的【價(或趨勢)】來決定才是。因此,是由【價】來決定【量】的多空意義。

另從【供需法則】來論,當【價(趨勢)】走多,則【量】的解讀是多頭,多頭【量】的供需關係是「需求主動,供給被動」,亦即由量的需求面來配合價的走勢。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選擇權買方的人,必須以每個月可投入金額的 1/10 去操作,切記不要"孤注一擲";因為當選擇權買方,首要考量是機率原則,並非每次行情看對,都能賺到錢,但是若是看對一次,至少獲利超過 10 倍。所以你只要每 10 個月中,至少猜對一次行情,就必定能讓自己的資產逐年增加。相反的,若是想藉由一次"梭哈"來豪賭,妄想一夕致富,你就不適合生存於這個市場。
至於要以判斷大盤漲跌的行情,來選擇操作的金融工具,還是一句老話,就實務操作上,意義不大。因為不管『漲』或『跌』,都是機率的問題,就像你去擲拾圓硬幣時,要去事先預測人頭或是拾圓一樣,幫助不大。重點在於,若是漲或若是跌,有部位的情形該怎麼因應,若是沒有部位又該如何處置。

總之,我所要強調的是:【尊重趨勢,遠大於一切。】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人操作股票金融商品年半,權證也是去年開始研究,這段期間報酬率是大賠小賺,有鑑於此,痛定思痛苦心研究一些提高勝率的轉則給大家參考。

1.只做大行情,不做小行情。

2.突破拉回有守買。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養成好習慣,是克服人性弱點的不二法門,而這不需高深的學問,唯有決心兩字。

■十七歲買股票 十八歲作期貨 二十七歲「退休」 嚴守操作紀律賺到一億元財富

十八歲,賺到人生第一個五百萬元;十九歲,痛賠一千萬元,蔡曉吉二十歲前就已在股海中經歷大起大落,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股價上漲至某一階段,成交量加到最大又逐漸減少,即為回檔徵兆
(2)股價下跌至某一階段,成交量開始放大,意謂著大戶開始介入,逢低可酌接
(3)股價高檔成交量放大至天量,其崩盤或回檔的可能性遠大於股價低檔成交量放大時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速拉昇階段:為主昇段,行情誘人且昇幅可觀。

技術特點:

1、經常走出獨立於大盤的走勢,一般發生在大勢樂觀之時;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賣股票是最難的事,從某種程度上講,何時賣股票甚至比何時買股票、買何種股票更難,而且更重要。雖然有關於股票目標價位的種種理論,但一般來說,投資者可以把握以下幾點:一、前期壓力點;二、大盤是否見頂;三、量度昇幅是否達50%或100%等。

所謂前期壓力點,是指當股價接近前期壓力點時,如果不能再增動量,則躍過此壓力點的難度會非常大,投資者不妨出局或減少持股。股價運動過程中,每次高點的形成都有其特殊原因,而這一高點一旦形成,將會對該股後續的股價運動產生極為重要的作用,一則是該點位附近被套的籌碼在股價再次運動至此時會產生解套要求,再則是股價行進至此時投資者會產生心理上的畏懼,獲利回吐的壓力也隨之增加。因此,如果前期壓力點,特別是重要的壓力點沒有被有效突破的話,或者投資者此時對股票的定價存在疑惑的話,則可以考慮減少持股,如果正好處於市場的高點,則有出局的必要。

在通常情況下,個股與大盤的聯動性還是非常強的,大盤處於昇勢時買股票賺錢的概率遠遠超過大盤處於盤勢或跌勢時,如果大盤見頂,則差不多90%的股票都會隨之下沉。故判斷大盤是否見頂是考慮是否賣出股票的一個重要指標。按這種方法操作有幾點需注意,一是對大盤的見頂跡像和信號能有一定把握,其次要承擔另外不隨大盤表現的10%股票此時繼續上昇的風險。也就是說。這一方法要求能看對大盤,另外,也要有“捨得”的勇氣至於量度昇幅的方法,有幾點特殊之處:首先,這一方法不是所有股票都適用,一般用在強勢股上更為有效;第二,量度昇幅的股價起始點需要小心處理。如果不能很好把握,最好不要使用該方法,否則,會誤導自己或別人。

文章標籤

微笑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